close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激烈的冰凍風化作用,黃山海拔最高超過1800米,山頂的寒凍風化作用強烈。花崗巖節理和礦物顆粒間含有的水分在冰緣環境中反復凍結和融化,凍脹作用和礦物顆粒間的差別脹縮使巖石發生破碎和崩坍,留下零星的石柱。“十八羅漢朝南海”“仙人踩高蹺”等著名景點,就是冰凍風化作用殘留的冰緣巖柱。

璞玉成器:

這塊花崗巖有多大呢?它的直徑約為100平方公裡,形態大體上是一個球形。由於地殼運動,這塊巖石經歷瞭一層一層的風化剝蝕,就像剝蔥一樣。大約距今1300萬年前,黃山巖體逐漸展露在地表之上。而現在我們看到的高大的尖峰和深谷景觀,大概是在距今100多萬年來才逐漸形成的。地質學傢們在從雲谷寺到白鵝嶺的谷地裡找到瞭巖體的斷層,經測試判斷出台中產後護理中心|台中產後護理中心推薦斷層摩擦的痕跡產生在距今27萬年左右,高山尖峰深谷型黃山花崗巖地貌的形成時間由此確定。

奇譎瑰麗的黃山花崗巖地貌究竟如何形成的?作為一種地質景觀,它到底有何獨特之處?

在以光明頂、北海賓館為中心的黃山中心景區,遊客會發現,越往上攀登越輕松。這片中央高地正屬於第一種地貌,其內部地形平坦,起伏相差不過兩三百米,四周卻是懸崖絕壁,就好像一個大饅頭被切瞭兩刀,留下中間的一塊。這是怎麼回事呢?

2003-2005年,安徽省國土資源局聯合中國地質科學院對黃山的花崗巖地貌進行考察研究,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陳安澤、浦慶餘等寫成瞭《黃山花崗巖地貌景觀研究》一書。

本文圖片來自黃山景區官網

抬升的夷平面

狀若平地:

黃山的主體是花崗巖。在距今約1.2億年前的白堊紀,黃山地區地下巖漿上湧,在離地面7-8千米的深度冷卻凝結,形成瞭一塊巨大的花崗巖體,為黃山地貌的形成奠定瞭基礎。浦慶餘說,他在黃山光明頂進行地質考察時,聽到有導遊介紹光明頂是火山巖,可謂大謬。火山巖和花崗巖雖然同屬於火成巖,但在形成原因上有所不同。前者是巖漿噴出地表,台中中區月子中心|台中中區月子中心推薦即火山爆發形成的,稱火山巖;而後者是巖漿在未上升到地表之前,在地下凝結形成的,稱侵入巖。黃山花崗巖是典型的侵入巖。

有些科普讀物將黃山花崗巖體尚未露出地表的狀態稱為“地下黃山”,雖然比喻生動,但這容易使人誤以為黃山巖體埋在地下時就是今天的樣子,後來像竹筍那樣破土而出。浦慶餘風趣地說,就好比用和田玉雕一顆白菜,在雕刻師下刀之前,玉還是玉,怎麼能叫白菜呢?

黃山花崗巖地貌從地貌類型和形成年代上台中推薦月子中心|台中產後月子中心價格,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黃山花崗巖體暴露在地表的初期形成的,那時地殼比較穩定,氣候比較溫暖,因此形成瞭地形比較平坦,山坡比較平緩,山峰比較圓潤的地貌景觀。第二種是黃山花崗巖體暴露在地表後,地殼拾升加快,河流下切加速,形成瞭峽谷、高陡邊坡的尖峰等新近地貌。

黃山在國內外久負盛名,過去主要是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的美學和休閑價值吸引遊人。國際上對黃山地學價值的集中關註始於1990年,其時黃山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進入瞭科學專傢的視野。20世紀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建設“世界地質公園”的計劃,2004年黃山入選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單,黃山的地學價值才為世界所公認,也引起瞭遊客對黃山美景之由來的關註。當地政府為瞭滿足遊客的新需求,開始重視黃山地質地貌的研究工作。

原來,地面經長期剝蝕夷平作用和堆積作用形成準平原,在地殼抬升的時候,受切割破壞而殘留在山頂或山坡上的準平原,被稱為夷平面。光明頂就是這樣的夷平面,它發育久,地面穩定,四周的切面卻非常險峻。浦慶餘感慨道,明代地理學傢徐霞客用短短十個字就概括瞭這一地形特征:“四面皆峻塢,此獨若平地。”真是一語中的。

鬼斧神工:

自然的雕刻師

黃山之美在於其險峰林立,危崖突兀,巧石怪巖猶如神工天成。這些高大的尖峰、陡壁和深谷,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二種地貌景觀。

黃山多陡壁尖峰的主要因素是花崗巖垂直節理比較發育。花崗巖是熾熱的巖漿體冷卻形成的,按照熱脹冷縮的物理學原理,在這個過程中其內部產生瞭很多裂縫,這些裂縫在地學中叫做“節理”,有垂直的,叫豎節理或垂直節理;也有橫的,叫橫節理。黃山景觀的形成與節理密切相關,山峰的陡壁,深谷的邊坡,往往就是裸露的垂直節理面。

科學謎題:黃山由來

在溫暖潮濕期,化學風化對黃山地貌景觀的形成也起到瞭重要作用。小巖石塊的邊緣和隅角從多個方向受到溫度及水溶液等因素的作用而最先被破壞,久而久之,其棱角逐漸消失,變成球形或橢球形,這種現象叫球狀風化。球狀風化的結果就是奇特的花崗巖石蛋地形,典型的例子就是獅子峰前的“猴子觀海”、鰲魚峰頂的“螺螄”和天都峰頂的仙桃石。

黃山地貌的雕刻師,除瞭風化(巖石腐爛)、寒凍、雨水沖蝕、重力崩解,還可能有冰川作用。浦慶餘告訴筆者,這牽涉到一樁科學懸案,即“中國大陸東部地區在第四紀是否有冰川發生”。這一問題自李四光1922年提出“黃山有山嶽冰川”至今,在地學界仍未有定論。浦慶餘認為,在爭議尚未明朗的情況下,黃山地質公園應將兩種觀點都用通俗的文字和語言向遊客介紹,鼓勵廣大遊客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科學意識,去探索黃山冰川問題。這才是地學旅遊的應有之義。

花崗巖地貌形成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ic262am00 的頭像
    iic262am00

    痞痞的購買清單

    iic262am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